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我珍藏的15片喜劇,為了防疫,無私推薦給所有人

我珍藏的15片喜劇,為了防疫,無私推薦給所有人

分類標籤: 原住民
我珍藏的15片喜劇,為了防疫,無私推薦給所有人
2020.02.24 防疫電影、喜劇 回
作者:林開世

對我這種有嚴重自虐傾向的小布爾喬亞,看電影總是偏好選擇那些不舒服、不愉快,暴露黑暗人性,諷刺嘲弄等等類型,透過折磨自己以減輕存在的罪惡感,觀影出現的歡樂只是額外附加的獎賞。所以對我來說,要選出一批好的喜劇電影,確實有些困難。然而在這個非常的時刻,大家共同艱苦防疫,心情鬱悶之餘,看些可以開懷大笑或莞爾一瞬的電影,應當是深具撫慰人心的意義。

話雖如此,好的喜劇電影還是非常的多,不可能不做嚴格的取捨,而一部電影的好壞,見仁見智,很難有絕對的標準。但這並不表示沒有標準,我喜歡的電影一定就是好電影,沒有主觀、客觀的問題,我主觀的選擇就是絕對的客觀,你不服氣就代表你是那種無可救藥的虛無相對主義者。

列單之前,先解釋一下這回我挑片的原則。

首先,我不選那些太古老的電影,像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巴斯特.基頓的「將軍號火車」,這些默片經典作品絕對驚奇好笑,但是需要一點專業的僻好,就留給好古與好學的影迷去尋根,我還是割愛。

接著,我基本上一個導演我只會選一片代表作,讓大家有機會接觸更多類型的才華。而笑點很接近的電影,我也只選一部我比較喜歡的。這對很多傑出的喜劇導演,像Woody Allen、John Landis可能不太公平,但為了增加多元性就只好犧牲了。

第三,有些喜劇表面上是喜劇,但其實一看就知道骨子裡是悲劇、慘劇(像:奇愛博士)。相反的,有些恐怖片或悲劇片(像:Friday the 13th),其實是根本胡鬧、滑稽或嘲諷,裝扮成感人或嚇人的模樣。雖然這種後設敘事的方式,不會影響甚至會增加你觀看時的樂趣,但為了娛樂效果,我還是選擇比較直接有笑點的電影,把那些需要額外詮釋的工作交給機靈的觀眾。

第四,我必須承認我有一些偏見,雖然滑稽模仿別的電影的電影(像Scary Movie系列),或者無厘頭搞笑電影( 像The Naked Gun系列)有的真得很好笑,但是我覺得他們的前提都太過單薄,看久就麻痺了,所以一概不選。

第五,我覺得周星馳的許多笑劇都堪稱經典,完全絕倒。但是你打開電視,天天都看得到,大概不需要我推薦,就省下點空間。


Amarcord (1973)

Amarcord (1973)
費里尼的電影多數都是喜劇,只是誰都知道表面的輕鬆背後,他想講的卻是更多更多,1960 的《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和1980 的《女人城》(La città delle donne) 都堪稱經典喜劇,但是Amarcord (1973)怎麼說就是比較特別一些。這是費里尼半自傳的電影,回憶他童年在1930年代義大利法西斯當權時的家鄉,一個坐落在海邊的小鎮季節更迭,一篇篇翻閱的詩章充滿溫馨的鄉愁,卻又不改他那種誇張怪誕的風格。大師在他最成熟時期的作品,掌握著自己獨特的電影語言舉重若輕,不可錯過。

His Girl Friday (1940)
Howard Hawks這位作者論最推崇的導演之一,除了西部劇情片,也拍了一系列的喜劇。這種類型的脫線喜劇,劇情迅不掩耳,對白像連珠炮,完全要靠演員掌握節奏韻律,才有可能成功。


His Girl Friday (1940)
在所有這種類型 的經典喜劇中,我最喜歡His Girl Friday,英挺性感但無所不用其極的Cary Grant 配上帥氣爽快又美麗動人的Rosalind Russell,加上性別角色逆轉,讓好笑之間多了一層緊張,完全讓你目不暇給的演出。


Some Like It Hot (1959)

Some Like it Hot (1959)
台灣翻譯為「熱情如火」,是所有那些男人變裝女性類型喜劇,像Tootsie (1982),Mrs. Doubtfire (1983)的鼻祖。兩位樂師湯尼·寇蒂斯、傑克·李蒙為了逃避黑手黨追殺,喬裝女性混入一個三流的女子樂團,遇上剛出道,完全迷人的瑪麗蓮·夢露,組成了一部脫線喜劇 (Screwball comedy)的經典。導演比利·懷德也是一位喜劇高手,他的另外一部同等好笑的社會諷刺劇,「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令人難以抉擇,但論娛樂性,大概還是本片較高。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萬花嬉春」
作為最佳的暫時脫離現實的娛樂,推薦喜劇電影不能不推薦歌舞片,自從前幾年的La La Land (2016) 走紅以後,歌舞片有重新回春的跡象。但如果要找最棒的編舞與流暢的節奏,我們無法不推薦金凱利的這部經典作品。雖然他1951年的「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可能更具藝術性,雨中漫舞那段場景讓人難以割捨。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談到歌舞片,我忍不住要插進來推薦法國賈克‧德米(Jacques Demy)1964年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秋水伊人」(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我知道這裡有點犯規,這片不是喜劇。但是有一代風華的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柔聲的吟唱,這部電影完美的掌握了戀愛中的人所沉浸的世界,你看了會忍不住微笑(同時心碎)。

Young Frankenstein (1974) 新科學怪人
Mel Brooks是低俗喜劇的高手,無厘頭、亂入、賤招百出,但是充滿對階級、種族與假道學的批判,1968年的「金牌製片人」(The Producers),1974年「閃亮的馬鞍」(Blazing Saddles)都是公認的經典,但是我強推「新科學怪人」,這部向默片致敬的鬧劇。不只是因為它超低級的好笑,而且透過神奇黑白片效果,與神秘的配樂,讓這部喜劇成為影史上最優美的電影之一。


Young Frankenstein (1974)
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
Monty Python的喜劇是那種受過太多人文博雅教育,卻不知道要如何學而所用的人,冒出來發洩所拍成的電影。非常非常英國,所以一般不熟悉英語用語雙關的人比較難欣賞。犬儒、辛辣、瘋狂、完全沒有禁忌。但一旦你開始抓到他們的風格與笑點,你就會立即上癮。除了推薦的1975的「聖盃」,嘲弄宗教毫不手軟的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 (1979)也令人難以取捨,就一併列上。


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
National Lampoon’s Animal House (1978)
Jon Landis 是位很有才華的喜劇導演,作品相當的多,很多人會認為Trading Places (1983)或者Coming to America (1988)堪稱他的代表作,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他早期的Animal House,一方面這是有關混亂的大學宿舍生活,比較符合當下隔離情境;另一方面有John Belushi這種瘋狂、危險的喜劇演員在其中,永遠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英年早逝(其實是磕藥過多)的John Belushi與 Landis還有合作過另一部熱鬧音樂大笑片The Blues Brothers (1980),同樣堪為動作喜劇 (physical comedy)的傑作,裡面有一堆傳奇的爵士樂與藍調歌手客串,樂迷不可錯失。


National Lampoon’s Animal House (1978)
This Is Spinal Tap (1984)
導演Rob Reiner的偽紀錄片經典,跟著一個虛構的英國重金屬搖滾樂團到美國展開巡迴演唱,挖苦諷刺、嘲笑虛偽,內行人笑話一個接著一個,把所有那些裝腔作勢的搖滾紀錄片都取笑一頓。院線上映時並沒有很賣座,現在已經是邪典電影(cult movie)必備。樂迷和紀錄片迷都會會心一笑的電影。


This Is Spinal Tap (1984)
葬禮 (1984) (お葬式)
能畫、能寫、又能演的的日本導演伊丹十三,一生拍了不少笑謔尖刻的喜劇,但沒有一部比得上他的第一部電影「葬禮」來的辛辣。葬禮是人類社會最核心的文化制度,人類學家從R. Hertz, C. Geertz 到Metcalf, P. & R. Huntington 都透過葬禮研究來探究人與文化的關係,但沒有學者有膽量像伊丹十三這樣對日本儀禮毫不留情的嘲弄,卻在最後仍然維護了生命的尊嚴。




お葬式(1984)
你可以對照台灣2010年拍的「父後七日」,看兩部電影在心態與手法上的差別。另外,如果你還是想輕鬆一點,伊丹十三1985年的蒲公英 (Tampopo),用西部槍戰片的方式拍食神劇,是另外一絕。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開羅紫玫瑰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要在Woody Allen那麼多傑出的喜劇中,選出一部來推薦實在是很艱難。最安全的選擇當然是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安妮霍爾(1977),但是要講創 意與突破,大膽的玩弄真實與虛實之間的界線,還是要選「開羅紫玫瑰」。Woody Allen 1990年代以後的電影雖然還是維持相當的水準,但是他最滑稽好笑的時期,其實是在他早期的作品像1972年「性愛寶典」(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1973年「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但我私下最喜歡的還是嘲弄嚴肅舊俄文學的1975年的「愛與死」(Love and Death)。


Rushmore (1998)
Wes Anderson的電影走的是冷調性的幽默,好笑卻笑不出來。所有他的影迷大概都會推「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作為代表作,我也非常喜歡甚至同意。但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一部精緻布景,風格華麗的史詩,主要的意圖是懷傷逝去的時代,如果要挖掘人物角色的黝黑心理,與存在焦慮,我還是推薦Rushmore。同類型喜劇的另外一部傑作是1971年的「哈洛與茂德」(Harold and Maude),有關一位著迷於自殺的少年和一位超酷的79歲老婦的之間的愛情故事。


Rushmore (1998)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非常另類的喜劇,浪漫愛情交錯科幻想像,連角色組合Jim Carrey、Kate Winslet都故意超級的不搭,我很少看到如此哀傷的愛情喜劇,不是愛侶未能結合的傷心哀憐,而是那種被無法克服命運的無奈感所盤據的低壓。看完電影,會讓你想要上網去找出片名這段詩句的來源,那首中世紀動人心弦的哀怨情詩。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這是美國當前最好的編劇之一的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的劇本,得到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考夫曼的另一部喜劇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同樣詭異另類,如果你喜歡John Malkovich,千萬不要錯過。


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2006) 台譯: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

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2006)
Director: Larry Charles,你一定要看這部瘋狂的諷刺劇,以偽紀錄片方式,追隨一位虛構的哈薩克斯坦的記者芭樂特,在美國各地採訪探險與戀愛的故事。所有的政治不正確,低級下流裸露,通通誇張的出現,好萊塢絕對不敢觸摸的情節,堪稱是難得一件的危險喜劇。


14.「冰血暴」(1996)


Fargo (1996)


柯恩兄弟 (Joel & Ethan Coe)不只會拍Miller's Crossing (1990)、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那種極端暴力的輓歌,或者像True Grit (2010)、醉鄉民謠( 2013)這種懷舊的傳奇。他們至少拍了Raising Arizona (1987)、Fargo (1996)、The Big Lebowski (1998),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2000)、A Serious Man (2009) 五部我心目中的喜劇上乘傑作。要從其中挑出一部出來推薦,幾乎要打破頭。最後勉強選了「冰風暴」,就只能說是女主角Frances McDormand那種自然低調,精靈古怪的演技,讓我溫馨讚嘆,決定就讓它脫穎而出。

熱帶魚(1995)
最後還要推台灣自己的「熱帶魚」(1995),陳玉勳的第一部作品,到今天還是他難以超越自己的傑作。精確地捕捉台灣解嚴後那段時期,混亂、超現實、嘉年華式的氛圍。


熱帶魚 (1995)


文英阿姨的大媽演出,林正盛顢頇的笨賊角色,都堪稱一時之選。今天再來回顧這部電影,你會嘆息這可能是台灣電影最具創意的轉型時刻,它開啟的那種怪誕、流離、庸俗、滑稽的風格,不幸就是後繼無人。否則,我們未嘗拍不出像費里尼Amarcord這樣的電影。



P.S.:沒有上推薦單,但是應當要表揚的電影,如果今天換個心情,可能它們就已經上推薦榜了!

Groundhog Day (1995)

When Harry Met Sally (1989)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1998)

Shaun of the Dead (2004)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林開世 我珍藏的15片喜劇,為了防疫,無私推薦給所有人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