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Re: 純瑩對「陌耘的心得11/11」的回應 (可以算是這週的報告嗎?)

陌耘的心得11/11

分類標籤: 佛教現象學
這次讀兩篇「古文」,感到有點痛苦。要寫點心得感想就更痛苦了。所以,老實念完兩篇文章之後,我還是參考了一下廖明活的文章。

根據廖書p.384:關於別教一乘,法藏認其包含「性海果分」與「緣起因分」兩層面,前者為佛陀自証境界,非言語所能詮述,故是「不可說」;後者為佛陀向普賢菩薩等開示的境界,乃是通過言語表達,故是「可說」。又p.391:《華嚴經》乃佛陀在海印三昧中向普賢等大菩薩所開示,全經以毘盧遮那佛(非釋迦牟尼佛!)的圓極悟境為中心,詳細申示此悟境內涵;又同頁註9:《華嚴經》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以神通力向大眾示現毘盧遮那佛所修成的蓮華藏莊嚴世界海。

倪梁康老師常說,胡塞爾找的是純粹的意識本質結構,是一種不因人、時、地等而變化的一種普遍結構;因此,如果上帝或外星人有(近於或類似人的(?))「意識」的話,胡塞爾豪邁地說:也必依從我(所找到的)這種「結構」!固然,其間處理的是極基礎的、初始的問題,還不能管範到關於個殊性或差異性之具體內涵。
佛陀比上帝或外星人應該「更人類」才對。可是,讀到前引之說法,還是會猶疑佛陀的意識“狀態”到底是……跟我們有著一樣的意識「結構」嗎?只在具體「內容」方面有異?或者「結構」方面也不大一樣?
當我跟你說某塊蛋糕非常美味時,無論我怎麼形容,都無法令你(1)切實體驗到它的滋味(2)切實體驗到它在我感受的滋味。語言本來就有極限,川端康成也無法令你切實掌握那蛋糕的滋味。現量與比量永遠是兩回事。再者是我無法將「我的」主觀感受借予你,用語言沒辦法,(以目前科技)用任何手段都沒辦法;此問題就不僅是「語言的侷限性」之問題。但無論是想要逼近問題(1)或(2),我們畢竟能say something!一般情況下我們也不會要求語言必須有100%之傳達體驗或拷貝體驗的效力。那麼所謂佛陀自証境界「不可說」只是在於語言的侷限性(千言萬語也無法作100%之細節描述)、或佛陀無法把祂的體驗借我體驗嗎?如果只是這樣,那就跟關於美味蛋糕的描述一樣,我們不僅總是可以say something,而且這something作為溝通傳達的資訊自有其意義價值,並不因為它無法作100%窮盡的細節轉錄就失去它的意義與價值。那麼為何佛陀自証境界不可說呢?一點something都不可說呢?不能100%就乾脆0嗎?有趣的是,釋尊「自証境界」不可說,祂卻可以「說」到“他人”─毘盧遮那佛─的體悟去。你可以感受到「我」吃蛋糕的滋味嗎?你不行,那佛陀可以嗎?佛陀竟然能感受(?)甚至「重現」毘盧遮那佛的覺境!(佛陀用神通力令與會大眾都「看到」、見識到、體驗到毘盧遮那佛的悟境內容!)那麼佛陀真的跟我們具有一致的意識「結構」、而僅只在內容方面迥異嗎?這聽起來祂的「結構」很是不凡。如果繼續用常識的觀點來想,我一直跟你說某處大海很美,講了半天終於帶你去親眼目睹了。但這下我們的體驗就一致了嗎?在根本的層次上當然還是各自只能擁占各自的體驗。也許「你看到的」海甚至比「我看到的」要綠一點。也許這句話本身就是待商榷的──體驗之比較的(客觀?)基準點是?體驗能擺脫體驗者來談論嗎?那麼,雖然佛陀用神通力「再現」了毘盧遮那佛的覺境給大家看(體驗),也許每一位大菩薩見識到的「蓮華藏莊嚴世界海」也都不一樣?…Anyway…在佛陀、大菩薩、或每一位高度修証者那裡,就沒有一般哲學討論的「他心問題」嗎?就可以把各自的主觀經驗互換體驗來體驗去嗎?我扯遠了。

又,在華嚴哲學的論述中常見鏡、燈、寶珠等重重交相互映之極度形象化又有賴想像力之比喻,讓我聯想到現象學中有關「圖象意識」這塊討論。甚至還會令我想到藝術直觀、以及芥川龍之介與川端康成所講的「臨終之眼」。因為川端康成述及古賀春江(?)或是某位畫家作品中呈現的「幽玄而華麗的佛法深海」,這教人不想到華嚴也難。對我們這種不是大菩薩、又沒有釋迦佛以神通力幫我們展現覺境深海的凡夫來說,或許多少可以靠圖象意識與藝術大師的畫作來模擬地「見識見識」吧。但即便對普賢菩薩來說,只是目擊覺境的「再現」,也與自己的覺悟是兩回事。扯得更遠了。

我覺得不可言說者唯一,但卻有兩種進入,其一為「賞析」它,其一為「自我提昇」進而「直觀」它。

我們所現有的工具,有我們的認知能力(感官能力搭配邏輯知性能力)、有以概念方式理解理念的能力、還有以象徵方式領會理念的能力。

在認知當中,感官能力與知性能力的衝突與調和下,經驗始在,且因為人人認知能力一致,所以認知者可以言說、可以溝通其認知對象。但此溝通如人的意識一經定調(determined)後就失去被排除的一切雜多可能一樣,本質上就是非整全的。可是,即便從結果端來看這個定調是如何地不整全卻可言說,也不排除掉其預設的條件是整全而不可言說的。簡單講,定調是調和,可是得先有衝突,才有定調的可能與需要。衝突的整全,是「定調」的潛在條件。而衝突與定調之間,有個特殊的關係,一面擴充衝突、一面穩固衝突使其不致潰散,進而讓經驗不斷往外爆炸。康德在其早期談論意識如何藉由「排除」其他可能而產生定調的「實在」對象的論文(Attempt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Negatve Magnitudes into Philosophy)中感嘆道,有個封印在人的生命深沈裡的一個不可測的、近乎神秘的心智活動,其存在實在沒有理由懷疑,而其動作與動作蘊含實在非常豐厚,卻又每每只能用一種無法言說的方式被呈現(represented)出來。稍晚(1780-84)康德在他的Reflexionen zur Anthorpologie當中再次提及這個能力,明白地說這個能力是一種各心智官能間的「特殊關係」,而這個關係是一種[按,隱含著衝突與調和關係的]統一形式(unity),一切的心智活動都由這裡油然而生。

在「審美賞析」中,人得到一個進入。藉由不斷的為對象定調且推翻前一個定調,人體會到心智如何玩弄(entertain)這樣的衝突/調和的統一關係。而正因為如此,人的直觀的雜多性(無限可能的詮釋方式)以及概念的收攝性才一起獲得合理化(如實地被證明為促成認知意識的條件)的Deduction(證成)。

假若嫻熟了這樣的一個複雜能力及其內在關係,可以直接體會reflectioning而不是在其上進行reflectioning,也就是說能夠居處在那個神秘的「特殊關係」當中,這種進入是一種直觀,是經過自我提昇(鍛鍊與嫻熟這樣的能力與關係)之後始能擁有的直觀。

讀過一些華嚴文字,竊以為法界,是我上面所講的處在那個心智各官能間的特殊關係的境界呢。



Edited 2 time(s). Last edit at 11/12/2008 06:51PM by mepoadm.
(編輯記錄)

這個能力是一種各心智官能間的「特殊關係」,而這個關係是一種[按,隱含著衝突與調和關係的]統一形式(unity),一切的心智活動都由這裡油然而生 = Yoga = 三世诸佛体皆同

人的直觀的雜多性(無限可能的詮釋方式)以及概念的收攝性才一起獲得合理化(如實地被證明為促成認知意識的條件)的Deduction(證成) =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07/03/2009 05:45AM by mimizorro.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