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chi Buddhist Philosophy Forum政大佛教哲學論壇

Re: 林鎮國教授 103-2學期 「因明研究」研討課(01/19更新)

  • Author:CBSF Admin
  • Publish Time:January 18, 2015 12:09AM │ Posts:119
  • Tag:News

「因明研究」研討課

任課老師:林鎮國
時間:週五 234
地點:百年樓 哲學系研討室330227

1. 課綱內容

漢傳因明和藏傳因明足以分庭抗禮,雖於漢傳因明現代有所復興,然而未能如藏傳因明/量論在國際學界引領風潮,主要原因是漢傳因明在文獻解讀上未能恰當地重置於印度因明的理論脈絡。有見於此,本研討課選取《如實論》、《方便心論》為材料,進行細部解讀,瞭解陳那之前的因明發展,重建漢傳因明文獻應有的地位。我們先前已經讀過龍樹的《迴諍論》、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觀所緣緣論》、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和清辨的《掌珍論》,這學期利用Brendan Gillion教授來訪,補足最早期的因明發展階段。

在因明(佛教邏輯)學史上,漢傳典籍的重要性有三點:一、保留早期因明的材料,如《方便心論》、《瑜伽師地論》、《阿毘達磨集論》、《阿毘達磨雜集論》、《如實論》、《迴諍論》、《順中論》等;二、玄奘譯陳那因明著作,特別是《因明正理門論》、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三、以窺基《因明大疏》為根本材料所發展的東亞(中國、朝鮮、日本)因明注疏傳統。本門課將從漢譯材料溯源早期印度因明的發展,以《如實論》和《方便心論》為中心,旁涉〈遮羅迦本集論議道軌〉和《正理經》的相關部分,希望藉由釐清陳那因明之前的階段,了解後來唯識與中觀在論證方法上的差異所在。

早期漢譯因明文獻的研究,肇始於1930年代Giuseppe Tucci、宇井伯壽、呂澂的拓荒性貢獻,後來的學者,如梶山雄一,雖有所補充,基本上未能超過該時期的成就。以《如實論》為例,Tucci翻漢為梵,宇井旁涉同時期印度諸宗,呂澂則從陳那《集量論》檢出Vādavidhi引文,皆有突破性發明。本研討課將由本人和Brendan Gillon教授聯合主持。Brendan Gillon教授任教於McGill大學,為語言學家,專長梵語、漢語,並長期研究印度初期因明,和桂紹隆教授合作英譯《方便心論》,即將定稿出版。桂紹隆教授亦將於四月來訪,參加《方便心論》和《如實論》工作坊。本課程研讀過程中,Gillon教授除共同主持《如實論》的解讀外,亦將共同研讀印度初期因明的材料:〈遮羅迦本集論議道軌〉、《正理經》、《方便心論》。

2. 課程要求

參加者於上課前撰寫簡短報告,正式修課者撰寫完整期末報告一篇。

3. 課程進度

02/27  導論

03/06  梶山雄一,〈佛教知識論的形成〉,上

  Tucci, “Buddhist Logic before Diṅnāga”

  許地山,《陳那以前中觀派與瑜伽派之因明》

03/13  梶山雄一,〈佛教知識論的形成〉,中

03/20  梶山雄一,〈佛教知識論的形成〉,下

03/27  Gillion (2008): “An Early Buddhist Text on Logic: Fang Bian Xin Lun”

  方便心論

04/03  補假

04/10  方便心論

04/17  方便心論

04/24  期中考 4/22-26, Workshop on Fang Bian Zin Lun and Ru Shi Lun (Katsura, Gillon, Lin)

05/01  如實論

05/08  如實論

05/15  如實論

05/22  如實論

05/29  如實論

06/05  如實論

06/12  如實論

06/19 端午節補假

06/26 期末考

4. 參考資料

真諦譯,《如實論》,T32n1633。縮寫 TS。

後魏吉迦夜譯,《方便心論》,T32n1632。

石飛道子(Ishitobi Michiko),《龍樹造「方便心論」の研究》,山喜房,2006 。

呂澂,《集量論釋略抄》,刊於《內學》第四輯,1928年。

宇井伯壽,〈論證方法の發達と正理派の論理說〉,《印度哲學研究第五》,1965年。

宇井伯壽,〈陳那以前に於ける佛教の論理說〉,《印度哲學研究第五》,1965年。

宇井伯壽,《佛教論理學》,東京:大東出版社,1966年。

桂紹隆,《印度人的邏輯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許地山,《陳那以前中觀派與瑜伽派之因明(附〈如实论反质难品〉)》,《燕京學報》,第九期,1931年6月。重印:中华书局,2006。

佛隴聖禾,《如實論要解》,收錄於釋水月,《古因明要解》,台南:智者出版社,1989。重印:中华书局,2006。

沈劍英主編,《中國佛教 邏輯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頁40-52。

姚南強,《因明學說史綱要》,上海三聯書店,2000。頁46-50。

鄭偉宏,《漢傳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74-84。

梶山雄一,〈佛教知識論の形成〉,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集,《講座‧大乘佛教 9 認識論と論理學》,東京:春秋社,1984年。蕭平、楊金萍譯,〈佛教知識論的形成〉,《普門學報》,第15、16、17期,2003年。

肖平,《〈遮罗迦本集论议道轨〉译注》,肖平主編,《珠玑古巷论因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林鎮國,〈邏輯或解經學---初期大乘瑜伽行派「四種道理」理論性格之探究〉,《台大佛學研究》,第14期,2007。收錄於《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政大出版社。

Tucci, Giuseppe. Pre-Diṅnāga Buddhist Texts on Logic from Chinese Sources, Baroda: Gaekwad Oriental Series, 1929.

Tucci, Giuseppe. “Buddhist Logic before Diṅnāga”, JRAS, July, 1929.

Boris Vassiliev, ““Ju-shih Lun”—a logical treatise ascribed to Vasubandhu”,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 8/4 (1937): 1013-1037. 

Erich Frauwallner, “Vasubandhu’s Vādavidhi”, in Viener Zeitschrift zur Kunde des Süd- und Ostasiens 1 (1957): 104-146. 

Stefan Anacker, “A Method of Argumentation (Vādavidhi)”, in 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Motilal Barnarsidass, 1984/2005.

Ernest Prets, “Theories of Debate, Proof and Counter-Proof in the Early Indian Dialectical Tradition”, in Piotr Balcerowicz & Marek Mejor, eds., Essays in Indian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Motilal Barnarsidass, 2004.

Brendan Gillon, ed., Logic in earliest classical Indi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10.

Brendan Gillon, “An Early Buddhist Text on Logic: Fang Bian Xin Lun”, Argumentation (2008) 22:15–25.

Satis Chandra Vidhyabhusana, A History of Indian Logic, Calcutta, 1920. 

Documents





Edited 13 time(s). Last edit at 01/18/2015 11:37PM by CBSF Admin.

Re: 林鎮國教授 103-2學期 「因明研究」研討課(01/19更新)

Very exciting syllabus! 

Views: 634,154